三亿体育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河海人 杨小云守护丹江口工程逾半个世纪!作为一项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历经50年规划和20年修建,耗资2500亿,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日,习总考察调研江苏时,来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2021年5月13日,习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丹江口水库。察江看水的每一步,都是心系水利的为民初心;殷殷寄语的每一句,都是着眼发展的远瞩。
在这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中国河”建设运营过程中,活跃着一大批河海人,为南水北调的建设默默耕耘、献计献策,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充分展示大国重器中的河海作为、河海力量和河海形象,激发广大师生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壮志豪情,学校组织采访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的部分河海校友。即日起,将陆续刊发《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河海人》系列专题文章,敬请关注。
杨小云,女,汉族,江苏金坛人,1939年1月出生,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河川枢纽及水电站水工建筑系, 从事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 和大坝加高工程建设、管理工作53年,历任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技术处主任工程师、副处长、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副部长、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技术顾问、中国水利学会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大坝安全学组成员等职。 现为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处级退休干部。
2014年12月12日,丹江口水库首次实现蓄水160.27米,滚滚波涛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向北方,这宣告着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被称为南水北调“水龙头”的国之重器在经历两期工程后,实现中线全线通水。这一刻令在场所有人都激动不已,而在人群中有一位时年75岁的老人——杨小云,作为唯一参加过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丹江口大坝新老混凝土结合试验项目和加高工程的建设者,她已经守护了丹江口工程逾半个世纪。
1963年是杨小云来到丹江口的第一个年头,当时的丹江口工程由于工艺和质量方面出现问题,已于1962年2月停工。停工前,已经浇筑的约90万立方米大坝坝体混凝土存在架空和冷缝、裂缝等质量缺陷问题。在多方努力下,丹江口工程将主体工程施工停下来,开始处理质量问题。杨小云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进行补强工作的坝块水泥灌浆实验。在工程师前辈的指导下,她所在的施工技术处选定4个坝块进行实验,刚毕业的她怀揣着青年人的热血与理想,义无反顾地投身一线,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两年的时间,施工技术处确定了采取坝体混凝土补强工作的灌浆和打孔方式以及选用的机电类型等关键步骤,最终向组织呈交了一份科学严谨的实验报告,为丹江口工程复工准备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底,丹江口工程的建设人员终于迎来了大坝重新开工,而杨小云和同事们的成果也成功应用于1965至1967年的坝体补强施工,并经受了钻孔取芯等检验工作的考验,结果证明其完全合乎建设要求。
随后,因为在坝体补强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年轻的杨小云被派去参加大坝深孔溢流面的混凝土浇筑实验。丹江口大坝的溢流孔由12个深孔和20个表孔组成,其中深孔泄流量极高,对溢流面浇筑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当时业内常用的浇筑技术是真空作业,施工工序多、工期长,而浇筑工作又必须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面对这一难题,她和团队伙伴没有陷入“死胡同”,而是经过在现场反复实验,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施工方法——在溢流面浇筑的最后50厘米采用水灰比较小的低流态混凝土,并用人工磨面的方法进行衔接。这一工艺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最终他们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了任务。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丹江口大坝深孔溢流面在每年的检查中都达到安全标准。此外,这套由丹江口工程建设人员率先开发的混凝土浇筑工艺还被应用到葛洲坝工程等其他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中,在我国的水利技术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在之后的工作中,杨小云先后参加了闸门漏水处理、大坝水下裂缝修补等重要工作,也见证了1967年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1968年并网发电以及1973年第一期工程完建等诸多历史性的时刻,其中最令她难忘的当属1983年的抗洪抢险工作。
1983年10月上旬,正值丹江口水库汛末收水时期。然而,10月3日至6日,一场罕见的全流域性大暴雨突袭汉江流域,4天时间里流域平均降雨量高达135.4毫米三亿体育官网,作为汉江干流的主要控制工程之一,丹江口水库的洪峰流量更是达到了34300立方米每秒,洪水以万钧之势奔腾入库,毫不给人喘息的机会。杨小云清楚记得,在大坝打开5个深孔和8个泄洪孔,最大下泄流量达到19600立方米每秒的情况下,10月6日的水位仍达到了160.07米——已然超过丹江口大坝正常水位3米,巨大的泄洪流量让闸门发生了剧烈的抖动,“我站在人行道板上,说话说不成,写字写不了,抖动的太厉害了”,她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纵使脚下汹涌的波涛距离抢险人员所在的闸门顶只有7厘米,抢险人员们也毫不退缩,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她带领她所负责混凝土坝的巡视检查组成员无惧这样的紧急凶险情况,沿着坝顶一寸一寸地检查。在一周的时间里,密切注意着水库水位和坝体状况,时刻严阵以待。最终水库水位保持160.07米未上涨,并开始缓慢下降,在所有人的拼搏下,丹江口大坝的抗洪斗争取得了成功。
这次洪水说明现有的162米坝高还不足以承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龙头”的重任,于是按照最初的构想,丹江口二期工程被提上日程。1994年1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初步设计后,长江委和长科院进行了试验研究,多次召开会议,决定在丹江口现场进行大坝新老混凝土结合生产性试验。现场试验从1994年11月开始,而此时杨小云还有4年就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但她接到此项任务后,主动请缨,担任现场试验项目负责人。
丹江口大坝加高的方案在业内称为“贴补戴帽”,新老混凝土结合是进行大坝加高工程“贴补戴帽”的关键性难题。据她回忆,当时长江委派出许多专家到国内外考察,得到的结果却是国内外都没有规模如此大的“贴补”加高工程,作为项目负责人,这意味着杨小云和她的团队只能自己研究摸索。项目试验点选择在二期工程的大坝右5、右6两个坝段进行1:1的现场实验,持续了5年,前后分3次进行,成功解决了大坝加高“贴补”施工中选用什么混凝土、温度对结合面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处理开裂等诸多难题。每次实验结束后,她都要加班加点地编写实验技术总结报告,及时将结果反馈给长江委,并用裂缝计、钢筋计等不同仪器检验结合率——3次实验共埋设了258套检测仪器,她至今也清楚记得这个数字。最终长江委结合有关试验分析,对3次新老混凝土结合现场试验作出了评价——资料可靠三亿体育官网、施工工艺等可于用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
“我是全程参加这个实验,从1994年11月第一次试验到1999年4月第三次实验结束,我全心身投入其中”,提及这次实验,她无比自豪,“大坝加高的全工艺基本是我们实验的结果!”2005年9月26日,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当时年近古稀的杨小云已经退休,在电视上看到大坝开工的消息时,心情仍是无比激动与高兴,“当时是很希望参加这个工程建设的”,她说。2005年1月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返聘,如愿继续参与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的建设至2015年12月。十年里,她参加了大坝加高工程建设以及蓄水、主体工程单位工程和其他专项工作验收等关键性工作。
此外,在丹江口初期工程建设及运行期间,她负责对坝体裂缝进行监测、检查和处理等工作。随着大坝加高工程揭顶加高,发现初期的坝顶、上游坝面和坝体内的裂缝数量增加较多,部缝规模有所扩大,这一情况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2007年,中线水源公司委托长江设计公司编制《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初期混凝土缺陷与检查处理报告》,她作为此项工作的业主代表,全程参加了坝顶、上游面水上水下、廊道内裂缝等缺陷检查及处理,以及初期坝体混凝土钻孔检查和闸墩层间缝检查及处理工作。其中,在3右-右3坝段之间,采用绳锯“锯缝”切割5条横缝,恢复各坝段独立变形技术,以及老坝体上游面水下裂缝等缺陷检查及处理,技术先进、复杂、工程量大,创造了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光辉成就。
1963年,24岁的杨小云大学毕业分配来到祖国的腹地中部,投身到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在那个没有高铁动车的年代,从南京到丹江口800千米的路程需要几经周转,更换多种交通工具,可谓是路途艰辛。带着全部行李,她与22名同学从南京浦口坐3天轮船先来到武汉,紧接着再改乘汽车去丹江口。当时的乡村公路不像高速公路一样平整,再加上盘山公路的起伏曲折,汽车开起来总是颠簸,这令本就晕车的她倍感疲惫。这段路程不仅足足花费了一周时间,途中还遇到了暴雨拦路,“我的那些书都潮了,晒干之后又弄丢了”,她回忆起当时的雨夜,带着惋惜说到。
丹江口的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施工人员住的是瓦房子集体宿舍,夏季暑热难熬。来到丹江口后,她和她的先生周子明分配到丹江口工程局施工技术处一起工作。“参加工作还是非常开心的,因为可以领工资了”,乐观的她笑着说。她的先生周子明也在丹江口为国家水利事业的建设贡献了毕生心血。周子明身体较为瘦弱,因长期工地工作患有胃病,受制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一直没能去大医院查出具体病灶,没有得到根治,坚持投入到一线建设,下工地,甚至承担繁重的体力工作。1966年,他在施工现场炒沙子时突然晕倒被送进医院,确诊为胃溃疡,做了手术。此后,他的身体状况虽不能够继续奋斗在建设一线,但他依然“闲不住”,从事技术、计划管理等工作。“当时的观测资料分散得不得了,他却坚持组织很多人一点点去整理”,杨小云回忆道。事实证明,梳理观测资料对后续的工程管理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也为大坝加高奠定了基础。
在躬耕丹江口工程建设之外,杨小云也为水利工程文化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她参加“回顾历史 不忘初心”主题党日活动,讲述《丹江口工程记忆——纪念丹江口工程开工60周年》;为长江委的团员青年上微团课,介绍丹江口建设的辉煌历史;担任丹江口工程讲解员,讲述大坝的“前世今生”,更在耄耋之年编写技术总结,为保障国之重器的安全运行发挥余热。
直至今日,杨小云依然时刻关注着丹江口大坝,几乎每天都会到坝前公园里走走,看看这座她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工程。2014年接受采访时,她说她的心愿是希望看到丹江口水库蓄水到正常高水位170米。2021年10月,她的梦想已经顺利实现了。她笑着说,“现在我只想三件事,第一是看到丹江口工程整体通过国家验收,第二是设计洪水位能达到172.2米,最后希望能看到引江补汉工程完成。”
矢志于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大坝新老混凝土结合试验和加高工程,杨小云锻炼了过硬的专业本领,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治水初心:立志向北方送水,立志为人民造福!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十年来,杨小云夫妻两人伉俪情深,携手在丹江口工作一生,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这便是最生动最美好的言传身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初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两人的榜样示范教育下,他们的子辈、孙辈纷纷接过长辈们的接力棒,继续在汉江集团为南水北调事业不懈奋斗,赓续大国工匠的拳拳赤子心。
1917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恩师王维克曾就读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巧合的是,41年后,从华罗庚中学毕业的杨小云与前辈步履合辙,同样选择了河海大学。提及当初为什么师学农水专业,她直言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在农业生产尚不发达的年代,生长在江苏金坛农村的她日渐感到保障耕地正常排灌水的重要性,于是,投身水利事业的种子便悄悄在她心中萌发。入学一年后,农水系改组为河川系,她选择了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五年),成为院系班级里为数不多的女生。正如她所说:“搞水利事业建设是很光荣的事情!”
1958年是她入学的第一年,学校的吃住条件都较为简单,但在物质条件不充足的年代,校园文化土壤却并不贫瘠。她在工程馆、水利馆里聆听徐芝纶、陶碧霞等名师授课,求知若渴,打牢了扎实的专业功底。老师们不仅教会她知识,更帮她树立人生志向,“我们应该为人民工作”,这句她反复提及的话,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朴素而崇高的报国志向。课堂学习之外,学校还组织同学们来到新安江水电站实习,看土石坝闸门,学金属结构,了解水轮机相关知识。“咱们学校的教学扎实,比如学水工就不仅仅局限于专业内的知识”,她认为,华水人才培养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水利专业学习知识面涉猎甚广,相关专业的内容都要掌握。“这样才能在应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全面评估情况,攻克技术难题。”
除了重视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外,学校也关注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文体活动多种多样,摩托车队、体操队等社团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杨小云加入了划艇队,经常和队友们相约去玄武湖的水上俱乐部划船,并参加了多次比赛。体育锻炼增强了她的身体素质,也让她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毕业时她专门做了相册,把同学们的照片都贴在上面,一直珍藏到现在。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华东水利学院求学过程中三亿体育官网,她厚学专业知识,勾勒一座座蕴含巧思的水工建筑;毕业后,她传承前辈风骨,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水利专家。而今作为一名杰出校友,她寄语青年学生要做到“认真学习、认真工作、认真做人”,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工作”。
五十多年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贯穿了杨小云的人生,大坝每一处,她已走过千百遍。杨小云说:“大坝的每一个部件、每一处地方我都熟悉,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正如一位母亲,她倾其心血,陪伴着丹江口水利枢纽的成长,从大坝初期建设、加高完工到水库满蓄,丹江口工程是在她的守望下建成,巍巍大坝是最好的见证。从建设一度停摆到工程有序建成,从施工具体方案制定到运行管理条例编写,从亲历1983年特大洪水抢险到守护江河一方安澜,从攻克新老混凝土结合难题到大坝加高技术创世界先例……半个世纪的坚守,是这位“母亲”不让须眉的担当!